典型的铁路物联网应用中国铁路物联网应用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红外线轴温探测,自2001年在全路推广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TIS)后,逐渐延伸至铁路各个领域。目前,我国铁路物联网的发展和国内外物联网技术应用同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运输生产、客货营销、铁路建设和安全监控领域已拥有一批物联网应用,形成了一定技术基础和应用范围。

在客货营销领域,主要包括磁介质客运车票、中铁银通卡等。在安全监控领域,主要包括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系统、机车远程监测与诊断系统、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高铁供电安全检测监系统测、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高速综合检测车、货运安全检测监控、青藏线冻土低温监测等。在铁路建设领域,主要包括混凝土拌合站及实验室监测、轨道板和梁RFID标签、路基压实监测等。

铁路安全常识一、不在铁路上行走、坐卧。因为火车速度快、声音小、惯性大不易停下等特点,在铁路上行走坐卧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给个人和家庭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二、因为电压极高,所以严禁攀爬铁路旁的高压电杆,不用弹弓等击打高压线,不用棍棒或绳索等连接、碰挂接触网导线,避免因高压电触电造成伤亡。三、爱护列车和铁路设备,不在铁路道心和钢轨上放置杂物,不击打列车和击打铁路信号灯等设备。

五、积极行动起来,为保护铁路运输物资、保护国家财产做出贡献,积极揭发、举报偷盗铁路运输物资,拆卸铁路器材等破坏铁路的坏人坏事,配合公安部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六、车辆、行人通过要停车了望。确认无来车后方可通行,严禁翻越道口栏杆,严禁强行穿越道口,人行过道禁止机动车通行。七、教师、家长要加强对学生、儿童的安全教育,教育他们不要在铁路上玩耍、置放障碍物(摆放石子、压小刀等),不要沿钢轨、或道心行走,不要在停留的列车下乘凉、睡觉。

法律分析:双线铁路两侧30米、单线铁路两侧20米属于铁路安全保护范围,不能建房子,不允许有私人建筑物。法律依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铁路线路两侧应当设立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范围,从铁路线路路堤坡脚、路堑坡顶或者铁路桥梁(含铁路、道路两用桥,下同)外侧起向外的距离分别为:(一)城市市区高速铁路为10米,其他铁路为8米;(二)城市郊区居民居住区高速铁路为12米,其他铁路为10米;(三)村镇居民居住区高速铁路为15米,其他铁路为12米;(四)其他地区高速铁路为20米,其他铁路为15米。

加强铁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各级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大力支持铁路部门,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做好《铁路法》、《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大力宣传公众在铁路安全上的权利和义务,使辖区公众知法、懂法、不违法。提高公众铁路安全常识、铁路轨道交通安全特殊性的认识。
加强机动车安全管理。各地道口管理和铁路部门、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强道口安全管理,严格执行铁路道口安全管理制度,强化机动车司机教育,严格按道路交通信号和警示标志的规定行车,加大机动车违章执法力度,最大限度的减少铁路道口事故,加大铁路道口平改立进度。铁路道口平交改立交是解决车辆、行人横穿铁路的根本办法,铁路部门和地方政府要密切配合加大铁路道口平改立的力度和进度,消除铁路道口的不安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