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事變影響: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提供瞭可能
日軍在華北所制造的一系列侵略事件,使華北的局勢處於危機關頭,中國的政治形勢發生瞭重大變化,影響重大。首先,華北事變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到主導地位。華北事變充分暴露瞭日本帝國主義要滅亡中國,把中國變成它的殖民地,作為其獨霸亞洲,征服世界的戰略基地的野心。華北事變是日本侵略中國的一個重要步驟。事變後,日本準備把戰爭擴展到更大的范圍。1936年8月,廣田內閣確定瞭“一方面確保帝國在東亞大陸的地位;另一方面向海洋發展”的侵略方針。其侵略野心昭然若揭[1] 。
其次,華北事變使中國抗日救亡運動進一步高漲,成為國共兩黨由對峙到聯合的重要契機。華北事變後,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危機。全國各階層人民掀起抗日救亡高潮,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一二九”運動促進瞭中華民族的新覺醒,掀起瞭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在此影響下發生的西安事變,反映國民黨內部分化加劇,說明抗日救國符合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事變和平解決,揭開瞭國共兩黨由內戰到和平,由分裂對峙到合作的序幕,標志著十年內戰局面基本結束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第三,華北事變改變瞭國共兩黨的關系,為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的實現提供瞭可能。事變發生後,中共發表的“八一宣言”,號召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在瓦窯堡會議上確定瞭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並於1936年9月發出《關於逼蔣抗日問題的指示》,正式將“反蔣抗日”的總方針改為“逼蔣抗日”,鬥爭矛頭指向帝國主義。
第四,華北事變促使國民黨統治集團內部急劇分化,在對日政策上發生分歧,形成以蔣介石為首的親美英派和以汪精衛為首的親日派。最後,華北事變加深瞭美英與日本的矛盾。華北事變後,日本從政治上和軍事上控制瞭華北。他們扶植漢奸、買辦拼湊瞭許多經濟機構,使華北經濟日益殖民地化。日本在華北經濟勢力的擴張,損害瞭美英帝國主義在華北的經濟利益。於是英美就支持國民黨統治集團中的親美英派來抵制日本。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这篇有关于華北事變影響: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提供瞭可能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本站网址:http://www.wangkeguan.com (转载请保留)。
- 從太子妃到太後,揭秘孝元皇後王政君開掛的一生
- 朱元璋能從佈衣到皇帝,除瞭自己的能力之外還有
- 慶貴妃陸氏是怎麼獲得皇貴妃的賞識的?真相是什
- 吳國賢人季札是什麼樣的人?他為什麼會多次推讓
- 吳三桂開山海關頭投降清朝後 康熙為何還將他
- 袁紹與袁術之間為什麼會針鋒相對?袁紹與袁術之
- 勝玉公主是怎麼死的?真的是因為那半條魚嗎
- 曹叡是怎麼斷送曹魏的江山的?得不償失
- 三國名將徐盛有什麼故事?歷史上對徐盛有何評價
- 陳氏入宮78年為什麼從未過皇帝一面?原因是什麼
- 胤祥:名副其實的皇族宗室,雍正為何待他極好?
- 慕容沖當初是奴隸和男寵的身份 慕容沖最後是
- 從出身高貴的公主到西遼君主,揭秘耶律普速完傳
- 李選侍聯合鄭貴妃想垂簾聽政,最後下場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