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歷史可以重演,項羽能擊敗劉邦嗎?
下面由趣歷史小編給大傢帶來楚霸王項羽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接著往下看吧。
公元前202年,曾經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項羽在垓下之戰中慘敗,並率領數十人逃到烏江。早在江邊等候的烏江亭長對項羽說道:“江東地方千裡,人口數十萬,足以成帝王之業。”項羽說道:“當初我率領八千渡江,今日無一人生還,我有何臉面見江東父老呢?”
緊接著,項羽將他的坐騎烏騅馬托付給烏江亭長並殺入漢軍中。這時,項羽看見瞭昔日好友呂馬童,於是對他說:“聽說劉邦以千金和萬戶侯取我的人頭,今日我就將這份功勞給你吧!”於是,項羽便自殺身亡。
其實我們縱觀項羽的一生,我們從項羽的性格來總結其失敗的原因:
一、缺乏一個君主的大局觀。
項羽做事都是率性而為,比如鴻門宴時因為自己的感情而放過瞭劉邦讓自己後患無窮。或許他當時根本就沒有看清形勢,沒有意識到劉邦的存在對於他來說意味著什麼,更沒有意識到劉邦的存在會給他帶來什麼。
當他滅掉秦國後,他沒有將都城建立在關中而是建立在彭城。身為一個君主不考慮天下大勢而一意孤行,這也註定瞭其失敗的必然性。更何況,他為瞭西楚霸王一個虛名弄得天怒人怨、眾叛親離,這無疑是他最大的失敗瞭。
二、任人唯親。
而項羽用的人基本不是自己的親信龍且,就是英佈、范增等人。而對於韓信、陳平等才能突出之人,卻因個人喜惡而棄之不用。而項羽任人唯親最大的體現,就是他在消滅秦國後的分封制瞭。
他所分封諸侯時,他最親信的人都基本得以封王。連他的屬下英佈都被封為九江王,他分封瞭親信也分封瞭貴族,但卻忽略瞭有才能的人。果然分封不久後,田榮就率先起兵反叛,這讓楚軍苦不堪言,同時也給瞭劉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機會。
三、重武功而輕文治。
鴻溝和議能夠形成的原因是項羽重情?當然不是,對漢軍來說這是權宜之計,對楚軍卻是糧草軍需不足的原因。我們再來看雙方陣容,劉邦方面張良、蕭何、陳平、曹參哪一個不是治國安邦之臣?
反觀項羽,清一色的武將但卻沒有如韓信這樣的統帥之才,好不容易有一個范增,還因陳平的“離間之計”而疏遠。所以,我們可以看見項羽一軍敵多軍的現象,這對於一個統帥是成功,但對於一個君主來說卻是失敗的。
我們再進一步分析,如果楚漢之爭項羽成功瞭,那麼天下又會是一個什麼樣的走向呢?
一、外患連年。
項羽缺乏大局觀的性格會讓整個王朝與周邊交惡,而且項羽又太過於獨斷專行、意氣用事。因而,楚國很可能會陷入在周邊鄰國的戰爭中,最終項羽會把整個楚國的百姓拉進戰爭的泥潭裡。
二、專權。
項羽任人唯親的性格,註定他會在楚國統一天下後任用自己的親戚。而項羽本身又是一個優柔寡斷的人,所以他統治下的楚國會掀起一場派系之爭。最終,釀成朝政失衡,外戚、宦官專權局面而無法收場。
三、天下大亂。
由於項羽重武功而輕文治,所以項羽必然會用武將治國,最終將整個楚國弄得烏煙瘴氣,民不聊生。同時,由於項羽又不善於結識和使用人才,尤其是像張良這樣的人主持朝政。最終,可能導致財政虧空,地方橫征暴斂。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從而加速楚國的滅亡。
所以項羽的命運,更是一種歷史的必然。他最大的可悲就是:到死他都沒有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而很多人之所以敬重項羽,一方面是他的才能,另一方面則是借助項羽述說自己的人生失落。或許,隻有烏騅馬的嘶鳴和烏江的落霞才真正看懂瞭西楚霸王,看懂瞭歷史。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这篇有关于假如歷史可以重演,項羽能擊敗劉邦嗎?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本站网址:http://www.wangkeguan.com (转载请保留)。
- 假如歷史可以重演,項羽能擊敗劉邦嗎?
- 劉備非常懂人心,為何很多人說他是個“偽
- 曾打敗皇太極、李自成的名將,揭秘盧象升的傳奇
- 從落魄王爺到南明王朝的主心骨,朱由崧經歷瞭什
- 三國名臣諸葛瑾的生平是怎樣的?諸葛瑾到底是怎
- 為何說薑子牙是古代謀略鼻祖?薑子牙輔佐文王時
- 崇禎窮的時候為什麼不抄大臣的傢?原因是什麼
- 文成公主和親之後是什麼結局?成犧牲品
- 萬歷皇帝多年不上早朝,為何明朝卻是一片國泰民
- 李自成坐上崇禎的位置時 早就建立政權的張獻
- 伍子胥是什麼人?他與楚平王有何深仇大恨
- 劉淵是誰?劉淵為什麼要建立漢國?
- 享盡榮華富貴的大清皇後,最後卻懷著皇嗣去世
- 索額圖為什麼要將朱三太子的女兒送給胤礽?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