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匡扶漢室的劉備,為何漢獻帝沒死自己卻稱帝?
熟讀《三國演義》的小夥伴,心中總有這樣一個疑問,劉備是真心實意興復漢室,還是想借漢室之名,行割據之實呢?當時曹丕令漢獻帝禪位,並貶黜他為山陽公,此時劉備明知道漢獻帝還沒死,卻對群臣謊稱道:“曹丕殺害瞭漢獻帝,並且在洛陽稱帝。”蜀漢大臣頓時六神無主,自己苦苦追尋瞭一輩子的漢朝就這樣土崩瓦解,這時劉備又站出來對眾人說道:“我身為漢朝皇叔,理應繼承漢獻帝遺志,北伐曹丕,興復漢室。”眾臣一聽覺得有道理,紛紛擁護劉備為帝。
這件事有兩個疑點,劉備在稱帝前就已經加封九璽,完全仿效王莽篡位的流程,看來他早就有稱帝的打算;第二個疑點,被廢的漢獻帝就是燙手山芋,曹丕巴不得將他送到劉備或者孫權手中,因為隻要漢獻帝送到瞭劉備手中,劉備就隻能做二把手,讓漢獻帝成為益州之主,劉備這輩子都不可能再稱帝,隻能憋屈地當他的皇叔。但劉備是個老狐貍,他一口咬定漢獻帝已經被曹丕殺害瞭,不僅無法讓曹丕將漢獻帝送過來,並且往曹丕身上潑臟水,可謂一箭雙雕。由此可見,劉備並非是個漢室忠臣,反倒像是一個謀朝篡位的劫掠者。
那麼漢朝究竟有誰是真正心系漢室呢?還真有這麼兩人,第一個就是蜀漢的丞相——諸葛亮。他27歲出山,52歲病逝於五丈原,大半生都在為瞭漢朝的興復而努力。諸葛亮當時手握蜀漢軍政大權,四海皆對他臣服,他完全有能力將劉禪趕下臺, 自己當皇帝。可他一直沒有這麼做,在他的心裡,因為諸葛亮接受的是儒傢思想,既然“食君之祿,那就行忠君之事”,在諸葛亮心中,就算劉禪再不好,那也是漢朝的正統皇帝,他隻是漢室集團的一個打工者,怎能篡位越職呢?
其次再談荀彧,荀彧當時之所以投奔曹操,也是看中瞭曹操忠君愛國。當時曹操身為洛陽曉騎校尉,不顧自身危難,前往相國府邸,行刺倒行逆施的董卓。這種膽識和抱負豈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李榷、郭汜反攻長安,漢獻帝被迫跟著流民一同逃出長安城,堂堂漢獻帝連稀米粥都喝不上瞭,哪個諸侯還管他的死活呢?荀彧實在看不下去瞭,他請求曹操迎回漢獻帝,但曹操一開始並沒有答應他的請求。因為在曹操看來,漢室已經衰微,漢獻帝就是一燙手山芋,何必把他拉攏過來呢?荀彧為瞭救漢獻帝,迫不得已向曹操進諫道:“雖然漢室衰微,但天下仍然是漢室,你我都是漢朝大臣。有瞭漢獻帝這張牌,就相當於有瞭話語權,站在瞭道義的制高點,其他人如果不聽命令,那就是叛賊。”曹操這才將漢獻帝接回瞭許昌。
但事情的發展遠遠超過瞭荀彧的設想,荀彧以為曹操是忠於漢室的,但曹操當時大權在握,完全不將漢獻帝放在眼裡。公元211年,曹操想要進封魏王,加九璽,荀彧覺得曹操這是在效仿王莽禪位,於是在朝堂上當面痛斥曹操。曹操自知理虧,可他卻不想放棄稱帝這件事,於是給荀彧送去瞭一空盒(意思是“沒有漢祿可食”),逼荀彧自殺。荀彧去世後,曹操這才進封魏王。荀彧這樣的忠臣,最後落得如此下場,著實讓人感到可惜。各位小夥伴,你們對這兩人怎麼看呢?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这篇有关于一心匡扶漢室的劉備,為何漢獻帝沒死自己卻稱帝?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本站网址:http://www.wangkeguan.com (转载请保留)。
- 一心匡扶漢室的劉備,為何漢獻帝沒死自己卻稱帝
- 龐德到底有多厲害?擊退徐晃許褚夏侯淵張郃魏延
- 劉邦為什麼打不過冒頓單於?原因是什麼
- 陳萬春是怎麼當上二品大員的?真相是什麼
- 曹操和東漢到底是什麼關系 曹操究竟是漢賊還
- 兗國公主是什麼人?她為什麼會愛上太監
- 劉璟與朱棣原本關系密切,為何朱棣最後把他殺瞭
- 俗話說“一呂二趙三典韋”,趙雲真的
- 闖王李自成的結局是什麼?他到底是怎麼死的?
- 劉感是什麼人?歷史上最摳門將軍,但是為國傢傾盡
- 貞妃是什麼結局?她的謚號是什麼
- 李淵是怎麼建立唐朝的?他靠的是什麼
- 李隆基是如何作死導致大唐逐漸沒落的?安史之亂
- 朱元璋為什麼會放棄元朝的領土?他是什麼用意